|
丁元珍挽詞二首 / 作者:曾鞏 |
從軍王粲筆,記禮后蒼篇。
謾有殘書在,能令好事傳。
鵬來悲四月,鶴去遂千年。
試想長橋路,昏昏隴隧煙。
|
|
丁元珍挽詞二首解釋: 《丁元珍挽詞二首》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從軍王粲筆,
記禮后蒼篇。
謾有殘書在,
能令好事傳。
鵬來悲四月,
鶴去遂千年。
試想長橋路,
昏昏隴隧煙。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丁元珍被征召從軍的情景,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對他留下的文學作品的思念之情。詩人稱贊丁元珍的文筆像王粲一樣,能夠記錄禮儀之后的辭章,盡管他留下的書籍只是殘缺不全,但它們仍然能夠傳揚美好的事物。詩人通過描繪鵬鳥離去與鶴鳥歸來的景象,表達了對時間的感慨,認為丁元珍的作品將能夠流傳千年。最后,詩人勾勒出長橋上的道路,昏暗的隴隧中彌漫著煙霧,暗示著丁元珍從軍后的辛苦和離別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生動的描寫,表達了對丁元珍的贊美和思念之情。詩人以王粲的筆墨來比擬丁元珍的文筆,顯示了他的文學才華。盡管丁元珍留下的書籍只是殘缺的,但它們仍然能夠傳揚美好的事物,這體現了詩人對文學的推崇和對丁元珍作品的認可。通過描繪鵬鳥和鶴鳥的動態,詩人表達了對時間流轉的感慨,認為丁元珍的作品將會流傳千年。最后的景象中,昏暗的隴隧和彌漫的煙霧,增添了詩詞的離愁別緒,讓人感受到丁元珍從軍后的辛酸和離別之苦。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對丁元珍的贊美和思念之情,并透過景物描寫傳達了離愁別緒。這種對文學才華和對時間流轉的思考,使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哲理性和情感共鳴,展現了宋代文人的豪情壯志和對人生的深刻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