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陳郎中 / 作者:曾鞏 |
材薄安時甘寂寞,身閑乘興喜登臨。
每尋香草牽狂思,曾向幽蘭費苦吟。
明月幾人非按劍,高山從古少知音。
數篇清絕賡歌意,默見馮唐異俗心。
|
|
和陳郎中解釋: 《和陳郎中》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作品。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材薄而心安的心境,以及他喜歡登高遠眺的快樂。詩意深沉,賞析時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材薄安時甘寂寞,
身閑乘興喜登臨。
每尋香草牽狂思,
曾向幽蘭費苦吟。
明月幾人非按劍,
高山從古少知音。
數篇清絕賡歌意,
默見馮唐異俗心。
詩意分析:
這首詩詞開篇即表達了詩人材薄卻心境安寧的態度。他并不埋怨自己的才華不高,而是在安于現狀的同時感到滿足和寧靜。接著,詩人表達了他喜歡閑暇時登高遠眺的愉悅心情。他在身閑的時候,乘著心情的愉悅,登上高山,遠離塵囂,尋找內心的寧靜和思索。
詩中出現了香草和幽蘭的意象,香草牽引著詩人狂放的思緒。詩人曾經費盡心思吟詠幽蘭,表達了他對美的追求和對藝術的執著。這種對幽蘭的吟詠也可以理解為對高尚品質和理想境界的追求。
接下來,詩人提到明月和高山。明月的意象在中國文化中常被賦予高潔和明亮的象征,詩人以明月來比喻真正懂得欣賞詩人才華的人并不多。高山則象征著孤高和不被人理解,從古至今懂得欣賞高山的人寥寥無幾。這兩個意象傳達了詩人的孤獨和不被理解的境遇。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寫作的心境。他寫下了幾篇清絕的佳作,這些作品傳達了他對人生和藝術的獨特見解和感悟。然而,他默默無聞,馮唐的異俗心境卻占據了世人的關注。這里可以理解為詩人對現實社會的不滿和對自己藝術價值的思考。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表達詩人內心的寧靜、追求和孤獨,展示了曾鞏獨特的審美觀和對人生的思考。詩人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以比喻手法表達內心感受,使作品具有深度和內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