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王樂道 / 作者:曾鞏 |
荊州南走困塵埃,應喜文章意自開。
明世正逢多事日,要涂須用出倫材。
不回霜雪不應惜,未得風云眾忍摧。
若向沙頭吊杜甫,近詩懸望自書來。
|
|
寄王樂道解釋: 詩詞:《寄王樂道》
朝代:宋代
作者:曾鞏
荊州南走困塵埃,
應喜文章意自開。
明世正逢多事日,
要涂須用出倫材。
不回霜雪不應惜,
未得風云眾忍摧。
若向沙頭吊杜甫,
近詩懸望自書來。
中文譯文:
我在荊州南行,受困于塵埃之中,
卻應該為文學的意義而開心。
明朝正值多事之日,
我必須展現出卓越的才華。
不顧寒冷雪霜也無所畏懼,
尚未獲得廣泛的名望,許多人還在忍耐著。
如果我前去沙頭吊喪杜甫,
近來的詩篇將會懸掛在那里等待我自己來書寫。
詩意和賞析:
《寄王樂道》是宋代文學家曾鞏所作的一首詩詞。詩人表達了自己在荊州南行的困境和對文學的喜愛與追求。
詩中提到的“荊州南走困塵埃”,意味著詩人在旅途中所遭遇的困難和艱辛。然而,盡管如此,詩人仍然堅信文學的力量和意義,因此“應喜文章意自開”。
接著,詩人談到了當時明朝的局勢,形容這個時代正值多事之日,許多事情令人憂慮。在這樣的時期,詩人覺得自己必須要展現出與眾不同的才華和氣節,因為“要涂須用出倫材”。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表達了自己對于成名和聲望的態度。他認為不應該因為遭遇困境而退縮,不應該因為未能獲得廣泛的認可而失望。他借指杜甫,表示自己的詩篇將會被人關注和贊賞,詩人希望將來能夠在文學上有所建樹,因此“近詩懸望自書來”。
整首詩以行云流水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文學的熱愛和對困境的堅韌態度。他堅信文學的力量能夠超越現實的艱辛,最終獲得自己的成就和聲望。通過這首詩,詩人曾鞏表達了對文學追求的堅定信念和對個人命運的積極態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