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種牡丹 / 作者:曾鞏 |
經冬種牡丹,明年待看花。
春條始秀出,蠹已病其芽。
柯枯葉亦落,重尋但空槎。
朱欄猶照耀,所待已泥沙。
本不固其根,境朝謾咨嗟。
|
|
種牡丹解釋: 《種牡丹》是一首宋代詩詞,由曾鞏所作。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經過寒冬的種植牡丹,明年才能欣賞花朵。
春天的枝條開始展現,蟲害已經侵害了芽苗。
樹枝干枯的葉子也已凋落,再次尋覓只有空槎。
紅色的欄桿依然照耀,但等待的只有泥沙。
本來根基并不穩固,環境的變遷讓人感嘆嘆息。
詩意:
這首詩詞以種植牡丹的過程為主線,通過描繪不同季節的景象,表達了人生的無常和變遷。詩人以牡丹作為隱喻,暗喻了人生的經歷和命運。詩中牡丹的種植經歷了冬天的寒冷、春天的復蘇,但卻受到了蟲害的破壞,生長環境的變遷也使得牡丹的根基不穩固。這種種種變化和困境,讓詩人感嘆人生的無常和脆弱。
賞析:
《種牡丹》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場景,通過描繪牡丹的生長過程,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牡丹象征著人生的經歷,寄托了詩人對于命運變遷的理解和對生活的思考。
詩詞的前兩句"經冬種牡丹,明年待看花"揭示了人們在面對困境和挑戰時堅持不懈的品質,以及對未來美好事物的期待。接著,詩人描繪了春天牡丹的新芽,卻被蟲害破壞的情景,暗示人生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困難。
詩中的"柯枯葉亦落,重尋但空槎"表達了生活中的失望和迷茫。盡管牡丹的欄桿依然照耀,但它們等待的只有泥沙,反映了人生中的期待破滅和現實的殘酷。
最后兩句"本不固其根,境朝謾咨嗟"則是詩人對人生無常和命運脆弱性的深刻思考。牡丹的根基不穩固,暗示著人生的不確定性和脆弱性。"境朝謾咨嗟"表達了對環境變遷的無奈和對人生的感慨。
整首詩詞以牡丹的生長過程為線索,通過描繪具體的景象和情境,抒發了詩人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它通過牡丹的經歷,寓意了人生中的挫折、無常和脆弱,引發讀者對生命和命運的思考,具有深遠的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