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多雨 / 作者:曾鞏 |
嗟江之濱地多雨,冬雷不收開蟄戶。
陰氣濁晦化為霧,或云于山水于礎。
雜花萬株紅與紫,臘風吹開不可數。
入春十日寒始至,春氣欲歸寒格住。
群山巉空霜相亙,摧折草木何可御。
霖傾潦洶那復止,穹林大丘滅無渚。
及今孟夏理宜熱,重裘無溫坐當午。
四時云然了安謂,吁吾有愁誰可語。
|
|
多雨解釋: 《多雨》
嗟江之濱地多雨,
冬雷不收開蟄戶。
陰氣濁晦化為霧,
或云于山水于礎。
雜花萬株紅與紫,
臘風吹開不可數。
入春十日寒始至,
春氣欲歸寒格住。
群山巉空霜相亙,
摧折草木何可御。
霖傾潦洶那復止,
穹林大丘滅無渚。
及今孟夏理宜熱,
重裘無溫坐當午。
四時云然了安謂,
吁吾有愁誰可語。
中文譯文:
唉,江邊的土地多雨,
冬天的雷聲不斷,蟄居的門戶打開。
陰氣變得渾濁昏暗,化為霧,
或者云在山水之間,遮蔽了基石。
萬株紅花和紫花雜生,
寒風吹開它們數不清。
入春的十天里,寒意初至,
春天的氣息欲歸,卻被寒冷所阻。
群山高聳空曠,霜凍相互交錯,
摧折了草木,無法抵擋。
雨水傾瀉洶涌,再也停不下來,
蒼穹之林,大地之丘,湖泊消失無蹤。
如今到了孟夏,本該炎熱,
可是重裘仍無法取暖,坐在正午。
四季變幻,如此安然自得,
唉,我有愁事,又有誰可傾訴。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多雨》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作品。詩人借助豐富的自然景象,表達了自己內心的愁苦和無奈之情。
詩人描繪了江邊土地多雨的景象,冬天雷聲不斷,蟄居的門戶打開,暗示著陰冷潮濕的環境。陰氣渾濁昏暗化為霧,或者云在山水之間彌漫,遮蔽了山的基石,給人一種沉悶、壓抑的感覺。
詩中描述了雜花萬株紅與紫,寒風吹動它們,但無法數清其數目。這里以花朵的豐盛和風的無窮為象征,強調了自然界的繁華和變幻。然而,詩人又寫到入春十天后,寒意卻初至,春天的氣息欲歸卻被寒冷所阻,表達了希望和渴望的挫敗感。
接下來,詩人運用群山高聳、霜凍交錯的景象,表現了自然力量的威嚴和無情。這些力量摧折了草木,無法抵擋。雨水傾瀉洶涌,湖泊消失無蹤,形容了水勢洶涌、雨勢不止的景象,給人一種無法控制的感覺。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苦悶和無奈,詩人感嘆自己的愁事無人可傾訴。
整首詩以自然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現象和運用象喻手法,抒發了詩人內心的愁苦和無奈之情。詩中展現了自然界的變幻無常、力量強大,與詩人內心的苦悶和無奈形成鮮明對比,突顯了人與自然之間的對立和無奈感。
這首詩詞以其生動的描寫和深沉的情感,展示了曾鞏才情獨具的藝術風格,具有一定的觸動和共鳴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