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沈諫議 / 作者:曾鞏 |
東南經濟得時英,方底除書下漢庭。
將幕鼓旗驚白晝,諫垣冠劍動青冥。
指撝甌越歸談笑,鎮壓江吳出醉醒。
金鼎鹽梅須大用,九霄應已夢儀刑。
|
|
送沈諫議解釋: 《送沈諫議》是宋代文學家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東南經濟得時英,
方底除書下漢庭。
將幕鼓旗驚白晝,
諫垣冠劍動青冥。
指撝甌越歸談笑,
鎮壓江吳出醉醒。
金鼎鹽梅須大用,
九霄應已夢儀刑。
詩意:
這首詩詞是送別沈諫議的作品,沈諫議是受到東南地區經濟繁榮時期的贊賞的人物。他在高位上除去了腐敗的官員,使朝廷得到清明的治理。這使得朝廷官場煥然一新,鼓樂聲驚擾了白晝,諫垣上的冠服和劍器都在動蕩中閃爍。詩中提到沈諫議歸來后,與友人談笑自如,好像鎮壓了江南和吳地的醉酒狂歡。作者認為沈諫議就像金鼎和鹽梅一樣重要,應該受到重用,而他的功績應該觸動了上天,使他得到夢中的賞識和榮耀。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送別沈諫議的方式,表達了對他的贊美和祝福。詩人以生動的形象描繪了沈諫議的才干和威望,他在東南地區的施政使得朝廷煥然一新。詩中使用了鼓旗、諫垣、劍動等象征性的意象,突出了沈諫議的崇高地位和影響力。詩人還通過對沈諫議歸來后與友人歡聚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他的才智和勝任能力。最后,詩人以金鼎和鹽梅的比喻,表達了對沈諫議的期望和贊許,并認為他的功績應該得到上天的認可和回報。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形象生動的描繪,表達了對沈諫議的崇敬和贊美,展示了他在東南地區的政績和影響力,以及對他未來發展的期望。同時,詩人也通過對諫議歸來后歡聚的描寫,展示了友情和歡樂的場景,使整首詩詞更具情感和生活氣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