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酬吳仲庶龍圖暮春感懷 / 作者:曾鞏 |
瑣闈延閣腹心臣,籍甚聲華動縉紳。
藥石言行天下雨,袴襦恩達國中春。
召南去后余思在,綸氏歸來壯志新。
莫為流年嗟白發,濟時須仗老成人。
|
|
酬吳仲庶龍圖暮春感懷解釋: 《酬吳仲庶龍圖暮春感懷》是宋代曾鞏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瑣闈延閣腹心臣,
籍甚聲華動縉紳。
藥石言行天下雨,
袴襦恩達國中春。
召南去后余思在,
綸氏歸來壯志新。
莫為流年嗟白發,
濟時須仗老成人。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寫給吳仲庶的回贈之作,表達了對吳仲庶的贊美和感慨。詩中通過描繪瑣闈延閣中的忠誠臣子,表達了他們的聲名和影響力。他們的言行猶如藥石般能治愈天下的困難,他們的恩澤如春天一般溫暖國家。詩人思念吳仲庶,但仍然期待他能回來,繼續為國家貢獻壯志。詩人告誡讀者不要為流逝的時光和白發而嘆息,因為在時代的變遷中,需要依靠老成的人才來興盛國家。
賞析:
這首詩詞以曾鞏獨特的風格表達了對吳仲庶的敬佩和思念之情。詩人以瑣闈延閣中的腹心臣子為象征,展現了他們的聲望和影響力。藥石在古代被認為有治療疾病的功效,而詩人將腹心臣子的言行比喻為藥石,意味著他們能夠通過自己的言行來治愈國家的困境。袴襦是古代士人的服飾,恩達國中春則是指他們的恩澤如春天一般溫暖國家。詩人思念吳仲庶,希望他能回來,繼續為國家貢獻壯志。最后,詩人以“莫為流年嗟白發,濟時須仗老成人”結尾,提醒人們不要為時間的流逝和年齡的增長而感嘆,因為在治理國家的時刻,需要倚重老成的人才。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瑣闈延閣的腹心臣子,表達了對吳仲庶的贊美和思念,并通過比喻和警示,表達了對老成人才的重要性。整首詩詞意境深遠,語言簡練,寓意深刻,展示了曾鞏獨特的才華和思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