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元沙院 / 作者:曾鞏 |
升山南下一峰高,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云常慘淡,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臺日永銷香篆,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琉璃瓶水照秋毫。
|
|
元沙院解釋: 《元沙院》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作品。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升山南下一峰高,
上盡層軒未厭勞。
際海煙云常慘淡,
大寒松竹更蕭騷。
經臺日永銷香篆,
談席風生落麈毛。
我亦有心從自得,
琉璃瓶水照秋毫。
詩意:
《元沙院》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和心境交融的畫面。詩人升山南下,登上一座高峰,不厭其煩地登上了層層的軒榭,意味著他對于追求境界的追求沒有止境。海上的煙云經常顯得暗淡無光,而嚴寒的冬天更使得松竹草木的凋零更加凄涼。經書臺上的日光照耀下,那些寫滿香氣的篆刻文字似乎永遠銷滅,而在談論的席上,風吹動著落下的麈毛,形成一種優雅的氛圍。詩人也有心從中得到滿足,他的內心寧靜如琉璃瓶中的水,能夠照見秋毫般微小的細節。
賞析:
《元沙院》以典雅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人的心境,并通過細膩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于境界的追求和內心的寧靜。詩中運用了山水和季節的意象,展現了大自然中的荒涼和凄美,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內心的獨立和自得。通過描繪山峰、軒榭、海云、松竹等元素,詩人將自然景色與自身的心境相結合,使詩詞具有了深遠的意蘊。詩中的意象和情感交融,給人以寧靜、寂靜的感受,讓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整首詩以優美的語言、細膩的描寫和深邃的意蘊,展示了宋代文學的精髓,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