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寄人 / 作者:曾鞏 |
懶聽詩書散滿床,鬢須垂白坐茅堂。
溪山入手何時見,塵土勞心繼日忙。
氣味向人卑可恥,風波隨處險難當。
羨君出處由胸臆,安穩將家水石傍。
|
|
寄人解釋: 《寄人》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懶聽詩書散滿床,
鬢須垂白坐茅堂。
溪山入手何時見,
塵土勞心繼日忙。
氣味向人卑可恥,
風波隨處險難當。
羨君出處由胸臆,
安穩將家水石傍。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曾鞏自我放逐的心境。他坐在茅堂里,懶散地聽著散亂堆滿床上的詩書,白發垂下。他期待著何時能親自去山水之間,親手體驗那美好的景色。然而,他的心思卻時刻被塵土所困擾,不得安寧,忙碌而疲倦。他感到自己的生活低下卑微,經歷了種種風波和險難。他羨慕著那些能夠自由出處的人,他們可以依靠自己的胸懷和才智,過上安穩的生活,與家人和和睦相處。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無奈。詩中的"懶聽詩書散滿床"和"鬢須垂白坐茅堂"描繪了作者的懶散和頹廢的狀態,同時也暗示了他的歲月已經過去。"溪山入手何時見"表達了他對離家出走的渴望和對大自然的向往。"塵土勞心繼日忙"則揭示了他在塵世中的勞累和疲憊,"氣味向人卑可恥,風波隨處險難當"則點出了他所感受到的自卑和處境的艱難。最后,他羨慕那些能夠憑借自己的才智和胸懷過上寧靜生活的人,表達了他對自由和安穩生活的向往。
整首詩以自然、樸實的語言抒發了作者內心的情感和思考,揭示了他對自我價值、人生意義和社會境遇的思考與反思。這首詩詞以其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刻的思想內涵,展示了宋代文學的魅力和曾鞏獨特的藝術風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