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送陳世脩 / 作者:曾鞏 |
沙渚鴻飛入楚云,遠林樵爨宿煙昏。
娟娟野菊經秋淡,漠漠滄江帶雨渾。
歸路賞心應駐節,客亭離思暫開樽。
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
|
|
送陳世脩解釋: 《送陳世脩》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詩詞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沙渚鴻飛入楚云,
遠林樵爨宿煙昏。
娟娟野菊經秋淡,
漠漠滄江帶雨渾。
歸路賞心應駐節,
客亭離思暫開樽。
莫嗟問俗淹翔久,
從此頻繁不次恩。
譯文:
大雁飛過沙洲入了楚國的云中,
遙遠的林木中農夫的炊煙昏暗。
秋天里稀疏的野菊娟娟動人,
茫茫的滄江帶來了雨水的混濁。
回程之路上,心中懷著賞心悠然,
在客亭中,離愁思念暫時敞開酒樽。
不必悲嘆俗世的滯留已久,
從此以后,頻繁的往來不再受恩情限制。
詩意:
這首詩詞是曾鞏送別陳世脩的作品,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離愁別緒,表達了對離別之情的思索和對行程歸途的期待。詩中以沙洲、楚云、遠林、炊煙、野菊、滄江等形象描繪了離別時的景色和氛圍。詩人在離別的客亭上,感嘆世俗的束縛已久,但從此以后將不再受到這種束縛,頻繁地往來將不再受限制。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詩中的形象描寫細膩而準確,如大雁飛過沙洲、茫茫滄江帶雨等,營造出離別時的情感氛圍。詩人通過客亭和酒樽的意象,表達了對離別的留戀和對未來的樂觀態度。最后兩句詩以"莫嗟問俗淹翔久,從此頻繁不次恩"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從此不再受到世俗的束縛,將自由自在地往來的心境。
整首詩詞情感真摯,抒發了離別時的思念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也表達了對束縛的厭倦,展現了詩人豁達灑脫的精神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