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嘆嗟 / 作者:曾鞏 |
夜嘆不為絺绤單,晝嗟不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欃槍久已躔朱鳥。
徐揚復憂羽蟲孽,襄漢正病昭回杳。
力能懷畏未足憂,憂在北極群陰繞。
|
|
嘆嗟解釋: 《嘆嗟》是宋代文學家曾鞏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以及詩意和賞析:
夜嘆不為絺绤單,
晝嗟不為薇蕨少。
天弓不肯射胡星,
欃槍久已躔朱鳥。
徐揚復憂羽蟲孽,
襄漢正病昭回杳。
力能懷畏未足憂,
憂在北極群陰繞。
中文譯文:
夜晚嘆息,不是為了缺少絲綢細帛,
白天嘆息,不是為了缺少薇蕨之美。
蒼天之弓不愿射下胡人的星辰,
御林軍的箭矢已經久未射中紅色的鳥兒。
徐揚地區再次擔憂羽蟲的猖獗,
襄漢之間正遭受著昭回的幽冥之病。
我們的力量雖然足以懷抱憂慮,
但憂慮卻籠罩在北極陰影之中。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曾鞏對當時社會和政治狀況的憂慮和沉痛感嘆。通過對不同場景的嘆息和嗟怨,詩人揭示了他對社會弊病和政治腐敗的不滿。
詩的開頭,詩人用夜晚和白天的嘆息來暗示自己對社會現實的嘆息,他認為這種嘆息并不是因為缺少絲綢和美麗的植物,而是對社會的失望和不滿。
接著,詩人用天弓不愿射胡人的星辰和御林軍的箭矢久未射中紅色的鳥兒來象征政治上的不公和無能,表達了他對當時政治體制的失望和不滿。
詩的后半部分,詩人提到徐揚地區羽蟲猖獗和襄漢地區受到昭回之病的困擾,這些都是對社會問題的具體揭示,進一步加深了詩人的憂慮和沉痛。
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的力量雖然足以懷抱憂慮,但憂慮卻籠罩在北極的陰影之中,意味著社會的困境似乎無法擺脫,詩人的憂慮和不滿也無法消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場景和意象的描繪,抒發了詩人對當時社會和政治狀況的憂慮和不滿,展現了他對社會弊病的深刻認識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