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驀山溪(桂花) / 作者:萬俟詠 |
芳菲葉底。
誰會秋江意。
深綠護輕黃,怕青女、霜侵憔悴。
開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獨步珠宮里。
佳名巖桂。
卻是因遺子。
不見月中來,又那得、蕭蕭風味。
霓裳舊曲,休問廣寒人,飛太白,酬仙蕊。
香外無香比。
|
|
驀山溪(桂花)解釋: 《驀山溪(桂花)》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萬俟詠。下面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芳菲葉底。誰會秋江意。
在芳菲的樹葉底下,有誰能理解秋江的意境。
深綠護輕黃,怕青女、霜侵憔悴。
深綠色的葉子保護著嫩黃色的桂花,怕秋天的霜凍使其凋零。
開分早晚,都占九秋天,花四出,香七里。
桂花開花的時間早晚各占據九分之一的秋天,花朵四處散發香氣,香味傳播七里遠。
獨步珠宮里。佳名巖桂。
孤獨地漫步在珠宮中,美名為巖桂。
卻是因遺子。不見月中來,又那得、蕭蕭風味。
然而,因為家族的傳承,只能在月光下欣賞,無法體會它的風味。
霓裳舊曲,休問廣寒人,飛太白,酬仙蕊。
《霓裳羽衣曲》是一首古老的曲子,不要問廣寒仙子,只有飛天的太白星能報答桂花的美麗。
香外無香比。
在芳香之外沒有比它更香的了。
這首詩詞以桂花為主題,通過描繪桂花的美麗和香氣,表達了詩人對秋天和自然景觀的贊美。詩中用意象和比喻手法,把桂花與秋江、月光、古曲等元素相結合,表達了作者對桂花的喜愛和敬仰之情。桂花作為秋天的花卉,不僅具有獨特的香氣,還有一種高雅的美感,被詩人視為珠宮中的孤芳,以及廣寒仙子無法媲美的存在。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展示了桂花的美麗和獨特性,使讀者產生對桂花的贊嘆和向往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