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點絳唇(細香竹) / 作者:王十朋 |
秀色娟娟,最宜雨沐風梳際。
徑幽香細。
草滴青襟袂。
一日才無,便覺生塵態。
軒窗外。
數竿相對。
不減王猷愛。
|
|
點絳唇(細香竹)解釋: 《點絳唇(細香竹)》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王十朋。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秀色娟娟,最宜雨沐風梳際。
徑幽香細。
草滴青襟袂。
一日才無,便覺生塵態。
軒窗外。
數竿相對。
不減王猷愛。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優美而細致的景象。詩人以細香竹為表象,抒發了對細膩之美的贊美。雨水洗滌了竹林,微風輕拂著竹葉,使得竹林更加娟娟有態。徑路幽深,香氣細膩。在這樣的環境下,草地上的露珠滴在衣袂上,給人一種清新的感覺。然而,詩人意識到這樣的美好景象只能持續一天,隨后就會變得塵土飛揚。詩人透過軒窗看到幾竿竹子相對立著,而這美景并不遜色于當年王猷所鐘愛的景致。
賞析:
這首詩詞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一個精致而短暫的美景。詩人通過對竹子、雨水和微風的描寫,展現了細膩之美的獨特魅力。詩中的細香竹象征著精巧和纖細,而雨水和微風則加強了這種細膩之美的效果。詩人通過對細節的捕捉,如草地上的露珠和塵土的降臨,表達了美好事物的短暫性和易逝性。詩人通過對窗外的景物的觀察,呼應了歷史上王猷所鐘愛的景致,強調了這個景象的獨特之處。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精確的描寫和鮮明的意象,展現了宋代文人對于細膩之美的追求。它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短暫而珍貴美好的感慨,同時也傳遞了一種對歷史和傳統美的懷念之情。這首詩詞在表面上描繪了一幅美好的畫面,但其中蘊含著對現實世界的深刻思考和情感回憶,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