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遇二十五首 / 作者:張耒 |
唐皇欲喪亂,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訓,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橫流。
堂堂贊皇公,委棄不與謀。
|
|
感遇二十五首解釋: 《感遇二十五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唐皇欲喪亂,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訓,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橫流。
堂堂贊皇公,委棄不與謀。
中文譯文:
唐皇欲喪亂,豺虎依山丘。
君王信李訓,玉殿行戈矛。
系狗不系首,遭噬血橫流。
堂堂贊皇公,委棄不與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動蕩的時代背景。唐朝皇帝面臨著內外的威脅,而豺狼虎豹則在山丘上潛伏。皇帝信任李訓,卻在玉殿中行走著戈矛。詩中提到的"系狗不系首"意味著皇帝只系住了狗的脖子,而沒有抓住狗的首領,導致血流成河。皇帝被稱贊為皇公,但卻被放棄,不被參與決策。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唐朝時期的政治動蕩,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局勢的憂慮和不滿。詩中的象征意義使得詩詞更具有深遠的內涵。作者通過對皇帝的描繪,暗示了當時的統治者對于政治局勢的誤判和不作為,以及對權力的濫用。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當時政治腐敗和社會動蕩的批判之情。同時,這首詩詞也反映了作者對于理想政治的向往和對于皇帝的期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