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暮 / 作者:張耒 |
春盡空余白日長,枝頭青杏已堪嘗。
人閑簾幕燕相語,風暖園林柳半黃。
病里不知時節換,老來都減少年狂。
殘風濁酒應堪在,更遣流鶯送幾觴。
|
|
春暮解釋: 《春暮》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春天即將結束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主題。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即將結束,白天變得更長,
枝頭上的青杏已經可以品嘗。
人們閑暇時,簾幕間燕子相互交談,
園林中的柳樹已經半黃。
在疾病中,我不知道季節的更替,
年老后,狂放的歲月都減少了。
殘余的春風和濁酒仍然值得品味,
更讓流鶯為我送上幾杯。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即將過去的景象,表達了時光流轉和人生變遷的主題。作者通過描述春天的消逝和自然界的變化,暗示了人生的短暫和歲月的流逝。詩中的青杏、柳樹和流鶯等意象,展示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同時也暗示了人生的喜悅和悲傷。
詩詞中還融入了作者個人的情感和體驗。作者在疾病中不知道季節的更替,表達了對時間流逝的無奈和對生命的感慨。年老后,狂放的歲月減少了,表達了對年輕時光的懷念和對衰老的接受。最后兩句表達了對殘余的春風和濁酒的珍惜,以及對流鶯歌唱的期待,展示了對生活中美好瞬間的渴望和享受。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消逝和自然界的變化,以及作者個人的情感體驗,表達了時光流轉、人生變遷和對生活美好瞬間的珍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