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寓陳雜詩十首 / 作者:張耒 |
朝雨如棼絲,咫尺不相辨。
俄然晨光漏,紺碧出天面。
天工易明晦,頃刻俄屢變。
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組練。
客有北來說,蝝生被數縣。
谷穗無一粒,遺稈如立箭。
卑田成大澤,投種哀莫見。
官人懵不知,猶喜輸租辦。
興懷及鰥寡,猶愧吾飽飯。
|
|
寓陳雜詩十首解釋: 《寓陳雜詩十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朝雨如棼絲,咫尺不相辨。
早晨的雨水像密密細絲,近在咫尺卻難以辨別。
俄然晨光漏,紺碧出天面。
突然間晨光透露,藍色和碧綠從天面上顯露。
天工易明晦,頃刻俄屢變。
天空的景象易于明暗變化,瞬間就多次變幻。
今朝事大定,云物卷組練。
今天的事情已經決定,云彩和物體卷曲成組。
客有北來說,蝝生被數縣。
有客人從北方來講述,蝗蟲在幾個縣肆虐。
谷穗無一粒,遺稈如立箭。
谷穗沒有一粒,只有剩下的秸稈像豎立的箭。
卑田成大澤,投種哀莫見。
低洼的田地變成了大湖,種子的投擲無法看到。
官人懵不知,猶喜輸租辦。
官員們愚昧無知,卻喜歡收取租稅。
興懷及鰥寡,猶愧吾飽飯。
興致和關懷都及不到孤寡之人,我卻為自己的飽食感到愧疚。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社會現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局的憂慮和對社會不公的批判。作者以朝雨、晨光、云彩等自然元素來象征社會的變幻和不確定性,以谷穗、秸稈、田地等農業景象來暗示社會的困境和不公。詩中還涉及到官員的貪污和對弱勢群體的冷漠,表達了作者對社會現實的不滿和對人道主義價值的呼喚。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細節的描寫和對比的手法,展現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深刻觀察和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