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歲暮書事十二首 / 作者:張耒 |
自昔周人俗,貪庸巧治生。
千金不冠帶,一飲起紛爭。
佩犢攻攘敓,通書為姓名。
二南分陜化,寂寞久無聲。
|
|
歲暮書事十二首解釋: 《歲暮書事十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歲暮書事十二首
自昔周人俗,貪庸巧治生。
千金不冠帶,一飲起紛爭。
佩犢攻攘敓,通書為姓名。
二南分陜化,寂寞久無聲。
譯文:
自古以來,人們都追求功利,追求巧妙的生活方式。
即使有千金財富,也不能解決紛爭。
佩戴犢牛的鈴鐺,攻擊和爭斗不斷。
人們以通書為自己的名字。
南方的二地分離,變得寂寞而無聲。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對周代以來人們的追求和生活方式的描繪,表達了對功利主義和虛榮心的批判。詩中提到了人們貪圖財富和名利,卻無法解決紛爭和爭斗的現象。佩戴犢牛鈴鐺的比喻,暗示了人們為了爭奪權力和地位而不擇手段。而二南分陜化的描述,則表達了南方地區的孤寂和沉寂。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揭示了人性中的弱點和社會現象。通過對人們追求功利和虛榮的批判,詩人呼吁人們應該追求真正的內心平靜和深層的價值。詩中的意象和比喻生動而富有表現力,使讀者能夠深入體會到詩人的思考和感悟。整首詩詞以寥寥數語,傳達了深刻的哲理和對社會現象的思考,具有一定的警示意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