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春三首 / 作者:張耒 |
山民為生最易足,一身生計資山木。
負薪入市得百錢,歸守妻兒烹斗粟。
山林未盡終不憂,衣食自足他無欲。
人生誰使愛功名,萬慮千思撓心腹。
|
|
感春三首解釋: 《感春三首》
山民為生最易足,
一身生計資山木。
負薪入市得百錢,
歸守妻兒烹斗粟。
山林未盡終不憂,
衣食自足他無欲。
人生誰使愛功名,
萬慮千思撓心腹。
中文譯文:
山中的人民以山木為生,最容易滿足。
他們靠著背負柴薪進城賣,得到一百錢,
回家守護妻兒,煮著一斗粟米。
山林的資源未盡,他們終不會憂慮,
他們的衣食自給自足,沒有多余的欲望。
人生中,是誰讓我們追求功名利祿,
千萬憂慮和思慮擾亂了我們的內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描繪了山民的生活狀態和他們對生活的態度。山民以山木為生,簡單樸實,滿足于基本的生計。他們背負柴薪進城賣,得到一些錢財,然后回家守護家庭,過著簡單的生活。他們不為功名利祿所動,對于山林的資源也不會感到憂慮,因為他們能夠自給自足,滿足基本的衣食需求。詩人通過對比山民的生活和追求功名利祿的人們,表達了對于功名利祿的批判和對于簡樸生活的贊美。詩中的"萬慮千思撓心腹"一句,表達了追求功名利祿所帶來的煩惱和困擾。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于山民生活態度的贊賞和對功名利祿追求的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