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春三首 / 作者:張耒 |
默坐不復出,浮云入朝陰。
離離檐間花,隨雨下故林。
物色一如此,朱顏坐凋侵。
自歌陽春曲,吾不待知音。
|
|
感春三首解釋: 《感春三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默坐不復出,浮云入朝陰。
我默默地坐著,再也不愿出門,而浮云卻飄進了朝廷的陰影之中。
離離檐間花,隨雨下故林。
屋檐間的花朵紛紛飄落,隨著雨水落在了舊林之中。
物色一如此,朱顏坐凋侵。
眼前的景物都變得如此凄涼,紅顏也逐漸凋謝衰老。
自歌陽春曲,吾不待知音。
我自己唱著陽春之曲,不再等待有人能夠理解我。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感慨和自身的心境。作者默默地坐在家中,不再出門,感嘆自己的孤寂。詩中的浮云和雨水象征著朝廷的權力和變幻莫測的世事,而屋檐間的花朵則暗示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凋零。作者感嘆眼前的景物和自己的容顏都在逐漸衰老,而他自己則選擇了自己的世界,唱著屬于自己的曲調,不再尋求他人的理解和認同。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獨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立精神和自我安慰的態度。通過描繪春天的景象,詩人抒發了對人生的思考和對自我價值的思索。整首詩詞給人以深沉、寂寥的感覺,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的情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