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赴官壽安泛汴二首 / 作者:張耒 |
西來秋興日蕭條,昨夜新霜緝缊袍。
開遍菊花殘蕊盡,落余寒水舊痕高。
蕭蕭官樹皆黃葉,處處村旗有濁醪。
老補一官西入洛,幸聞山水頗風騷。
|
|
赴官壽安泛汴二首解釋: 《赴官壽安泛汴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西來秋興日蕭條,
昨夜新霜緝缊袍。
開遍菊花殘蕊盡,
落余寒水舊痕高。
蕭蕭官樹皆黃葉,
處處村旗有濁醪。
老補一官西入洛,
幸聞山水頗風騷。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赴官壽安途中的景象和心情。詩人感嘆西來的秋天使人心情蕭條,昨夜的新霜使衣袍上布滿了霜花。菊花開得遍布山野,但花蕊已經凋謝殆盡,只剩下凋零的花瓣。寒冷的水面上留下了昔日的痕跡,高高地懸浮著。官樹上的黃葉紛紛飄落,到處都有村旗飄揚,村里的人們喝著濁醪(一種酒)。作者自稱是老補一官,即已年老卻重新被補授官職,他西行進入洛陽,幸運地聽到了山水之間的風雅之音。
賞析:
這首詩詞以秋天的景象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人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了秋天的凄涼和寂寥。西來的秋天給人帶來了蕭條的感覺,新霜的降臨使得衣袍上布滿了霜花,形容了秋天的寒冷。菊花雖然開得遍布山野,但已經凋謝殆盡,象征著歲月的流轉和生命的消逝。水面上的舊痕高高懸浮,給人一種沉思和思考的感覺。官樹上的黃葉飄落,村旗飄揚,展現了鄉村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詩人自稱老補一官,表達了他年老卻重新得到官職的喜悅和幸運。最后,作者幸運地聽到了山水之間的風雅之音,顯示了他對自然和文化的熱愛。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心情,展現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同時,詩人通過細膩的描寫和意象的運用,使詩詞更加生動和富有感染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