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夜意 / 作者:張耒 |
每見青桐落,常虞白發侵。
傷心惟片月,不睡更清砧。
蟋蟀秋聲早,銀河夜色深。
崎嶇無限意,蕭索一長吟。
|
|
夜意解釋: 《夜意》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夜晚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情感。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每當看到青桐樹葉落下,常常擔心歲月的流逝使人變老。傷心之余只有一輪明月相伴,不睡覺時更能聽到清脆的砧聲。蟋蟀的秋聲早已響起,銀河在夜色中顯得深邃。心中充滿了無盡的憂愁,只能發出凄涼的長吟。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感慨。青桐樹葉的落下象征著歲月的流逝,作者擔心自己也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變老。明月的存在給予了作者一些安慰,但夜晚的寂靜和砧聲更加凸顯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憂傷。蟋蟀的鳴叫聲預示著秋天的到來,而銀河的夜色則給人一種深邃而神秘的感覺。整首詩詞以凄涼的長吟作為結尾,表達了作者內心的苦悶和無奈。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夜晚的景象和表達作者的情感,展現了對時間流逝和生命短暫的思考。同時,通過運用自然景物的描寫和音樂的比喻,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藝術感。整首詩詞以簡潔而凄涼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內心深處的憂傷和孤寂,給人一種深沉而動人的感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