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園 / 作者:張耒 |
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
小園十步綠如云,一時桃李事已畢,猶有荼蘼數朵在,未覺塵沙污玉質。
金沙格俗終可憐,膩白嬌紅如欲滴。
老夫睡起聽山禽,竹間林外紛嘲嘖。
筍生漸愜子猷愿,梅熟未邀朱老吃。
翻書只作隨睡具,傾壺屢進忘憂物。
今春風雨稍依節,上田麥穗過數尺。
但知洗眼看世涂,莫厭終身守蓬蓽。
|
|
東園解釋: 《東園》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東園中的一番感慨和思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堂中宴坐不妄出,
堂外青春去如失。
小園十步綠如云,
一時桃李事已畢,
猶有荼蘼數朵在,
未覺塵沙污玉質。
金沙格俗終可憐,
膩白嬌紅如欲滴。
老夫睡起聽山禽,
竹間林外紛嘲嘖。
筍生漸愜子猷愿,
梅熟未邀朱老吃。
翻書只作隨睡具,
傾壺屢進忘憂物。
今春風雨稍依節,
上田麥穗過數尺。
但知洗眼看世涂,
莫厭終身守蓬蓽。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感慨。詩的開頭,作者坐在堂中的宴會上,意味著他不輕易外出,不隨意追逐世俗的享樂。然而,他意識到青春已逝,如同一去不復返。
接下來,詩中描繪了一個小園,只有十步的距離,但綠意如云,美不勝收。桃李花事已經結束,只剩下幾朵荼蘼花依然開放,沒有被塵沙所污染,保持著它們的純潔和美麗。
詩中提到的金沙格俗,指的是金色的沙子,象征著世俗的追求。作者認為這種追求是可憐的,而他更喜歡那些膩白嬌紅的花朵,它們美得仿佛隨時都要滴下來。
在詩的后半部分,作者描述了自己在竹林中聽山禽的聲音,同時聽到了林外的嘲笑聲。這里表達了作者對于自己的生活態度的堅守,不受外界的干擾和嘲笑。
詩的結尾,作者提到了筍生、梅熟和麥穗過數尺,這些都是春天的象征,暗示著時間的流轉。作者告誡人們要洗凈眼睛看待這個世界,不要厭棄守護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就像守護蓬蓽一樣。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于時光流逝和生活變遷的思考,以及對于追求純潔和守護理想的堅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