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句二首 / 作者:張耒 |
萱草開時燕引雛,石盆雨滿長菖蒲。
但令甕有賢人酒,何用門迎長者車。
|
|
絕句二首解釋: 《絕句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萱草開時燕引雛,
石盆雨滿長菖蒲。
但令甕有賢人酒,
何用門迎長者車。
中文譯文:
當萱草開放時,燕子引領著雛鳥,
石盆中的雨水滿滿地浸潤著長滿菖蒲。
只要甕中有賢人釀造的美酒,
又何需門前迎接長者的車馬呢。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類社會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賢人和智者的崇敬和贊美。詩中的萱草開放和燕子引領雛鳥的形象,象征著自然界的和諧與生機。而石盆中的雨水滿滿地浸潤著長滿菖蒲,則展示了自然界的豐富和富饒。
然而,詩中提到的甕中的賢人釀造的美酒,以及門前迎接長者的車馬,暗示了人類社會中的功利和虛榮。作者通過對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不同,表達了對賢人和智者的推崇,認為他們的價值和意義遠勝于物質財富和社會地位。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賢人和智者的崇敬和贊美。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類社會的對比,詩中呈現了一種理想的境界,即賢人的價值和智者的智慧應該被更加重視和推崇。
詩中的意象生動而富有感染力,通過描繪萱草開放、燕子引領雛鳥、石盆中的雨水滿滿地浸潤著長滿菖蒲等景物,給人以美好的感受。同時,通過對甕中賢人釀造的美酒和門前迎接長者車馬的提及,詩中也暗示了社會中功利和虛榮的現象。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給人以啟迪和思考。它呈現了對賢人和智者的贊美,同時也對社會中功利和虛榮的現象進行了批判。這首詩詞在表達情感的同時,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價值觀的倡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