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途次望鄉 / 作者:孟浩然 |
客行愁落日,鄉思重相催。
況在他山外,天寒夕鳥來。
雪深迷郢路,云暗失陽臺。
可嘆凄惶子,高歌誰為媒。
|
|
途次望鄉解釋:
《途次望鄉》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孟浩然所作,描述了他客居他鄉時的愁思鄉情懷。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行路愁看日西沉,思鄉之情更加催促。
何況身在異鄉他山之外,天寒夜幕下鳥兒歸來。
雪深迷了通往郢都的道路,烏云密布失去了欣賞夕陽的臺臺。
可悲的是,自己困苦而無助,高歌放歌的人又是誰呢?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孟浩然客居他鄉時的孤寂和思鄉之情。他看著太陽西沉,愈發感到喪失歸鄉的希望。身處在異鄉的他更加懷念故鄉,因為天寒下了夜幕時,鳥兒歸巢,加深了他的思鄉之情。他發現道路被積雪所遮蓋,無法辨認出通往郢都的路,烏云覆蓋了夕陽,奪走了欣賞夕陽的機會。孟浩然深感自己的困苦和無助,同時也希望能夠有人能陪伴他,一起高歌放歌。
賞析:
這首詩以客居他鄉的身份為背景,表達了對故鄉的深情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述自然景色來襯托孤寂和思鄉之情,字里行間透露出他對家鄉的眷戀和無盡的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雪深迷道和云暗失太陽臺這樣形象的描寫手法,烘托出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助感。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對于能夠有人陪伴在自己身邊,一同高歌暢飲的渴望,也暗示了一種無奈和無助的狀態。整首詩語意深沉,抒發詩人的鄉愁之情,給人一種心靈的觸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