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東溪 / 作者:張耒 |
東溪何潺潺,秋水清見底。
縱橫小石圓,一一靜無滓。
空山人不到,漍漍響環佩。
我來每終日,漱濯弄清泚。
山居時已久,不省有朝市。
門闌人客少,跨馬必至此。
麋鹿見我熟,相對不復起。
誰知寂寥趣,寄言同聲子。
|
|
東溪解釋: 《東溪》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清幽的東溪景象,表達了作者在山居生活中的寧靜和自得。
詩中描述了東溪的流水潺潺,秋水清澈見底。小石頭縱橫散布,每一塊都圓潤光滑,沒有一點雜質。山中空曠,很少有人來到這里,只能聽到環佩的清脆聲響。作者每天都來到這里,漱口洗臉,享受清泚的感覺。
作者已經在山居中生活了很久,不再關心朝市的繁忙喧囂。門前很少有人來訪,但每當有人騎馬經過,必定會駐足此地。麋鹿見到作者已經習以為常,不再驚起。作者感嘆這種寂寥的趣味,寄語同樣喜歡這種寧靜的人。
這首詩通過描繪東溪的景色和作者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山居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作者通過與自然的親近,感受到了寧靜和自由,將這種感受傳遞給讀者,讓人們感受到山居生活的美好和獨特之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