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 / 作者:張耒 |
浮云無停陰,急雨來清秋。
颯颯水上風(fēng),吹我千里舟。
二年客淮楚,乞米充饑喉。
空堂堆詩書,冷落妻子羞。
操舟將何之,漫浪為西游。
豈不厭奔走,貧賤無良謀。
人生天地間,如萍水中浮。
安得必所往,南北但隨流。
達者知其然,委己任去留。
止若寄渚雁,行奴浮海桴。
萬物本無事,百年漫多憂。
冥懷付造物,俯仰予何求。
|
|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解釋: 《感秋呈宏父兼呈周楚望三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浮云無停陰,急雨來清秋。
颯颯水上風(fēng),吹我千里舟。
二年客淮楚,乞米充饑喉。
空堂堆詩書,冷落妻子羞。
這首詩詞描繪了秋天的景象。浮云不停地遮擋陽光,急雨帶來了清爽的秋天。水上的風(fēng)吹動著詩人的船,讓他感受到了千里之遙的旅途。詩人已經(jīng)在淮河和楚地做客兩年了,為了填飽肚子只能乞求米糧。他的家中空蕩蕩的,只有堆積的詩書,妻子被冷落在一旁感到羞愧。
操舟將何之,漫浪為西游。
豈不厭奔走,貧賤無良謀。
人生天地間,如萍水中浮。
安得必所往,南北但隨流。
詩人思考著自己接下來的航行方向,他像是在西方的旅途中漂泊。他并不厭倦奔走,因為他貧窮而沒有明確的目標(biāo)。他認為人生就像是漂浮在水中的浮萍一樣,無法確定自己的去向,只能隨波逐流。
達者知其然,委己任去留。
止若寄渚雁,行奴浮海桴。
萬物本無事,百年漫多憂。
冥懷付造物,俯仰予何求。
詩人認為明白人生真相的人會接受自然的安排,無論是留下還是離開都委托給命運。他將自己比作寄居在渚上的雁鳥,或者是漂浮在海上的木桴。萬物本來沒有固定的事物,百年的人生充滿了無盡的憂慮。他將自己的心思交給造物主,俯仰之間,他追求的是什么呢?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于人生無常和命運的思考,以及對貧窮和漂泊的感受。通過描繪秋天的景象,詩人表達了自己內(nèi)心的孤獨和迷茫,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一些現(xiàn)實問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