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句九首 / 作者:張耒 |
黃葉桑林赤土岡,蓬茅小徑度牛羊。
似聞流乞之唐汝,嘆息何人為發倉。
|
|
絕句九首解釋: 《絕句九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黃葉桑林赤土岡,
蓬茅小徑度牛羊。
似聞流乞之唐汝,
嘆息何人為發倉。
中文譯文:
黃葉覆蓋著桑樹林和紅土的小山丘,
蓬茅覆蓋的小徑上有牛羊穿行。
仿佛聽到了流浪乞討者的聲音,他們在唐汝(地名)流浪,
嘆息著,不知有誰能夠解決他們的困境。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和社會現實為題材,通過描繪黃葉覆蓋的桑樹林和紅土小山丘,以及蓬茅覆蓋的小徑上的牛羊,展現了一幅寧靜而樸實的鄉村景象。然而,在這美麗的自然背后,詩人通過提到流浪乞討者的聲音,揭示了社會中存在的貧困和困境。
詩中的“黃葉桑林赤土岡”和“蓬茅小徑度牛羊”描繪了鄉村的景色,展示了自然的美麗和寧靜。然而,詩人通過提到“似聞流乞之唐汝”,將注意力轉向了社會中的弱勢群體。這句話暗示了貧困和流浪乞討者的存在,他們在唐汝這個地方流浪,尋求生活的幫助。
最后一句“嘆息何人為發倉”表達了詩人對這種社會現象的無奈和疑問。詩人感嘆,不知道有誰能夠解決這些困境,為這些貧困的人提供幫助和支持。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和社會現實的描繪,展示了詩人對社會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它呈現了一種對美與丑、富與貧的對比,引發讀者對社會不公和貧困現象的思考。同時,詩人的無奈和疑問也反映了他對社會現實的擔憂和希望能夠有人能夠改變這種狀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