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舟行即事二首 / 作者:張耒 |
去去路日遠,行行歲向深。
晚田荒更闊,秋野曉多陰。
岸蓼飛寒蝶,汀沙戲水禽。
迎風蘆顫葉,眩日棗裝林。
早蟹肥堪薦,村醪濁可斟。
不勞頻悵望,處處有鳴砧。
|
|
舟行即事二首解釋: 《舟行即事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去去路日遠,行行歲向深。
離開了,道路變得遙遠,歲月漸漸深沉。
這兩句描繪了詩人乘船遠行的情景,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積深。
晚田荒更闊,秋野曉多陰。
黃昏時田地荒蕪更加廣闊,秋天的野地在黎明時分更加陰暗。
這兩句描繪了田野的景象,通過描寫荒蕪的田地和陰暗的秋野,傳達了一種凄涼和寂寥的氛圍。
岸蓼飛寒蝶,汀沙戲水禽。
岸邊的蘆葦上飛舞著寒冷的蝴蝶,汀沙上的水禽在嬉戲。
這兩句描繪了自然界的景象,通過描寫飛舞的蝴蝶和嬉戲的水禽,表現了大自然的生機和活力。
迎風蘆顫葉,眩日棗裝林。
迎著風,蘆葦的葉子顫動著,耀眼的陽光照耀下,棗樹叢成了一片林。
這兩句描繪了蘆葦和棗樹的景象,通過描寫顫動的蘆葦葉和耀眼的陽光,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
早蟹肥堪薦,村醪濁可斟。
早晨時螃蟹肥美,可以品嘗;村里的酒渾濁,可以飲用。
這兩句描繪了鄉村的景象,通過描寫肥美的螃蟹和渾濁的酒,表達了鄉村生活的樸實和自然。
不勞頻悵望,處處有鳴砧。
不需要勞累地頻繁憂慮,到處都能聽到砧杵的聲音。
這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通過表達不勞而獲的寧靜和處處可聞的砧杵聲,傳達了一種寧靜和安逸的心態。
整首詩詞以描寫自然景物為主線,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生機。同時,詩人通過對時間流逝和歲月積深的描繪,表達了對時光的感慨和對生活的思考。整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細膩的描寫和對細節的關注,傳達了一種深沉而寧靜的情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