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羊道中二首 / 作者:張耒 |
徒旅已屢憩,過山知幾峰。
空畦鳴野水,壞道拱寒松。
醁酒自能暖,褐裘初御冬。
朝饑久未食,林寺已鳴鐘。
|
|
白羊道中二首解釋: 《白羊道中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徒旅已屢憩,過山知幾峰。
漫長的旅途中,我已多次停歇,經過山峰也不知其數。
空畦鳴野水,壞道拱寒松。
空曠的田地傳來野水的聲音,破損的道路旁有寒松拱衛。
醁酒自能暖,褐裘初御冬。
喝上一杯烈酒能溫暖身體,褐色的皮袍初次抵御寒冬。
朝饑久未食,林寺已鳴鐘。
早晨饑餓已久未能進食,林中的寺廟已經敲響了鐘聲。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旅途中的景象。詩人經過山峰,感嘆自己已經多次停歇,卻不知道經過了多少山峰。在路途中,他聽到了空曠的田地傳來野水的聲音,看到了破損的道路旁有寒松拱衛。為了御寒,他喝上一杯烈酒,穿上褐色的皮袍。然而,他早晨饑餓已久,還未能進食,而林中的寺廟已經敲響了鐘聲。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旅途中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的孤寂和艱辛。詩中的山峰、野水、寒松等景物,以及詩人的饑餓和寒冷,都給人一種凄涼的感覺。詩人通過這些描寫,表達了對旅途的疲憊和對生活的困苦的感受。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旅途中的景色和詩人的心境,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