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雪二首 / 作者:張耒 |
春云驕不行,凍雨作飛雪。
夜深歸無燭,已覺馬蹄滑。
那知事未已,通夕注不歇。
堂寒曉附火,檐滴更清絕。
前者城東邊,桃李粲已發。
陰陽不可料,寒氣晚猶泄。
青青高坡麥,舊事日可閱。
當春望時雨。
盛雪或為孽。
生民常苦勤,不敢愛膏血。
如何待一飽,常苦神物奪。
茫茫元精理,未易論本末,解裘換斗酒,莫畏衣百結。
|
|
春雪二首解釋: 《春雪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天的云彩傲慢地飄浮著,凍雨變成了飛舞的雪花。夜深了,回家卻沒有燭光,我感覺到馬蹄滑動。誰知道事情還沒有結束,我整夜都在思考,不停地注視著。堂屋寒冷,黎明時分才點燃火,屋檐上的滴水聲更加清脆。城東邊的桃李花已經盛開,陰陽變化無法預料,寒氣還未完全消散。青青的高坡上的麥田,舊事可以回憶起來。當春天的雨水變成雪花時,盛雪也許會帶來災禍。人民常常辛勤勞作,不敢奢望享受富貴。如何才能滿足一飽口福,常常為物質所困擾。宇宙的奧秘廣闊無邊,不容易探討清楚。解開衣裳,換上斗酒,不要害怕百結的衣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春天的雪景,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詩中的春雪象征著變化和不確定性,作者通過雪花的形象來表達人生的起伏和無常。詩中還融入了對自然界和人生的觀察,以及對人們對物質欲望的困擾和追求內心自由的呼喚。
這首詩詞的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現象的思考。同時,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等修辭手法,增強了詩意的表達力。整體而言,這首詩詞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以及對內心自由和追求的渴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