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 / 作者:張耒 |
慘慘歲云暮,寒日無停光。
況復陰晦多,景短重云長。
梳頭坐清曉,朝飯熟黃粱。
官閑無事業,終日偃空堂。
經時不跨馬,門徑秋蕪荒。
惟有霜后山,當簾對蒼蒼。
|
|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解釋: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九月下旬有作二首
慘慘歲云暮,
寒日無停光。
況復陰晦多,
景短重云長。
梳頭坐清曉,
朝飯熟黃粱。
官閑無事業,
終日偃空堂。
經時不跨馬,
門徑秋蕪荒。
惟有霜后山,
當簾對蒼蒼。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九月下旬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歲月無情的感慨。詩中以寒冷的天氣和陰沉的天空為背景,突出了秋天的凄涼和短暫。作者以自然景物的變化來映射自己的心境,表達了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清靜生活的向往。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九月下旬的凄涼景象,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孤寂和對官場生活的厭倦。詩中的"慘慘歲云暮"和"寒日無停光"揭示了秋天的凄涼和時光的流逝。"況復陰晦多,景短重云長"表達了作者對秋天景色短暫而多變的感嘆。
接下來,詩人以自己的日常生活為切入點,描寫了清晨梳頭、早飯熟黃粱的平凡場景,以此突出了自己官閑無事、整日空虛的生活狀態。"官閑無事業,終日偃空堂"表達了作者對官場生活的厭倦和對寧靜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經時不跨馬,門徑秋蕪荒。惟有霜后山,當簾對蒼蒼"以自然景物作為對比,表達了作者對清靜生活的向往。"經時不跨馬"意味著作者不再忙碌于官場之事,"門徑秋蕪荒"則描繪了宅院門前秋草凋零的景象。而"惟有霜后山,當簾對蒼蒼"則表達了作者對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對寧靜生活的渴望。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官場生活的感慨,同時展現了對清靜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山水的熱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