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明臥病有感二首 / 作者:張耒 |
飄萍著處即為家,伏枕悠悠對物華。
處處秋千競男女,年年寒食亂風花。
藥囊親坐勞頻檢,酒甕生塵亦可嗟。
未老會尋吳市卒,苦貧須種邵平瓜。
云煙南望群山會,水樹東浮去路斜。
行止此身應有命,不須辛苦問生涯。
|
|
清明臥病有感二首解釋: 《清明臥病有感二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飄萍著處即為家,
無論身處何地,都能感到安定和歸屬感。
伏枕悠悠對物華。
躺在枕頭上,沉思著世間的繁華景象。
處處秋千競男女,
到處都有秋千,男女們爭相玩耍。
年年寒食亂風花。
每年寒食節(jié),風花飄散,景象混亂。
藥囊親坐勞頻檢,
醫(yī)藥囊中的藥物,親自坐下頻繁檢查。
酒甕生塵亦可嗟。
酒壇生塵,也令人感嘆。
未老會尋吳市卒,
尚未老去就會去尋找吳市的墓地。
苦貧須種邵平瓜。
貧窮的人必須種植邵平瓜來維持生計。
云煙南望群山會,
眺望南方的云煙和群山。
水樹東浮去路斜。
水流和樹木向東漂流,道路也彎曲。
行止此身應有命,
人的行動和停留都是命運安排的。
不須辛苦問生涯。
不必辛苦地去探究人生的意義。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生活中的瑣碎細節(jié),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思考和感慨。作者以清明時節(jié)臥病的身體為背景,通過對家、繁華、游戲、寒食、醫(yī)藥、酒、墓地、貧窮、自然景觀以及人生命運的描繪,展示了對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對人生意義的追問。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獨特見解,給人以深思和啟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