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秋 / 作者:孟浩然 |
不覺初秋夜漸長,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階下叢莎有露光。
|
|
初秋解釋:
《初秋》
不覺初秋夜漸長,
清風習習重凄涼。
炎炎暑退茅齋靜,
階下叢莎有露光。
詩詞中文譯文:
不知不覺初秋的夜晚漸漸變長,
清風吹拂著,籠罩著凄涼的氣息。
炎炎熱夏退去,茅屋里靜謐無聲,
階下的蔥蘢草叢上有露水閃爍光芒。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初秋時節的景象。作者感嘆時間不知不覺地過去,夜晚漸漸變長,暗示了秋天的臨近。清風習習,寒意襲來,給人一種凄涼之感。暑夏的酷熱消退,茅屋里靜謐無聲,蔥蘢的草叢上閃爍著露水的光芒,展現了初秋自然的景色。
賞析:
詩人孟浩然以簡潔的文字,清晰地描繪了初秋的景象。通過溫婉的詞藻和細膩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初秋的寧靜與涼爽。整首詩以“不覺初秋夜漸長”作為開場,交代了時間的推移,引起讀者對季節的關注。接著用“清風習習重凄涼”來描繪涼意襲來,給人一種情緒蕭索的感覺。然后通過“炎炎暑退茅齋靜”來展示夏天的結束,暗示秋天的到來。最后以“階下叢莎有露光”來表現出初秋的自然景色,給整首詩增添了一抹清新的色彩。
這首詩雖然篇幅不長,卻通過簡潔而準確的描寫,生動地表現了初秋的景象,使讀者能夠清晰感受到季節的變遷和自然的美妙之處。同時,詩中的凄涼情懷也引起了人們對時光流轉的思考,喚起了對生活的深度感知。整首詩字字珠璣,意境深遠,是一首能夠給人以啟迪和思索的佳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