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雨中五首 / 作者:張耒 |
春殘厭寒攪,雨多空日長。
飯余時策杖,睡足獨焚香。
芍藥正酣寢,海棠渾未妝。
賢哉堂下竹,相對只蒼蒼。
|
|
雨中五首解釋: 《雨中五首》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雨天的景象和詩人的心境。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春天已經接近尾聲,我厭倦了寒冷的侵襲,雨水不斷,白天變得漫長。吃過飯后,我時常拿著拐杖散步,睡飽了之后,獨自點燃香熏。芍藥花正在醉人地盛開,而海棠花還沒有完全綻放。堂下的竹子真是聰明賢達,相對而坐,只顯得蒼蒼。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通過描繪雨天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的不滿和對寒冷的厭倦。詩人在雨中度過了漫長的白天,吃過飯后散步,睡飽之后獨自點燃香熏,表現出一種閑適自得的心境。詩中還描繪了芍藥花盛開和海棠花未妝的景象,展示了春天的變化和生機。最后,詩人以堂下的竹子作為對比,表達了對賢達的贊美和對生活的思考。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的語言和生動的描寫,展示了雨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活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對賢達的贊美。整首詩詞給人一種寧靜、閑適的感覺,讀者可以從中感受到詩人的情感和對生活的獨特見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