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公祠 / 作者:張耒 |
斯人不可見,千古懷清風。
猶想鸞鳳姿,翛然山水中。
空祠遺像儼,過者為肅恭。
同時富貴人,泯滅知何窮。
公昔得所遇,慨然屢輸忠。
一傷巧舌刀,泯默類瘖聾。
出處竟無禍,卷舒詎知蹤。
被獲空嘆麟,不制方為龍。
|
|
白公祠解釋: 《白公祠》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人物的形象和他的遭遇,表達了對逝去的時光和富貴的思考。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斯人不可見,千古懷清風。
這個人已經無法再見到了,但他的清風氣質卻在千古流傳。
詩意:詩人表達了對逝去人物的思念之情,他的形象已經消失,但他的精神和風采卻永遠留在人們的心中。
猶想鸞鳳姿,翛然山水中。
仍然想象著他鸞鳳般的風姿,在山水之間自由翱翔。
詩意:詩人通過比喻,將這個人物的形象與神話中的鸞鳳相提并論,形容他的高貴和優雅。
空祠遺像儼,過者為肅恭。
空蕩蕩的祠堂中,他的遺像莊嚴肅穆,過往的人們都對他表示敬意。
詩意:詩人通過描寫祠堂的景象,表達了對這個人物的尊敬和敬仰。
同時富貴人,泯滅知何窮。
與他同時享有富貴的人,卻不知道富貴的終極歸宿是什么。
詩意:詩人思考了富貴的意義,富貴雖然能夠帶來物質享受,但最終都會消逝,人們對此應有所思考。
公昔得所遇,慨然屢輸忠。
這位公子曾經得到了他應得的機遇,他深感自己多次輸送忠誠。
詩意:詩人描述了這個人物曾經得到的機遇和他對忠誠的堅守,表達了對他的贊嘆和敬佩。
一傷巧舌刀,泯默類瘖聾。
一次受傷后,他的口才受到了損傷,變得沉默寡言,就像是啞巴一樣。
詩意:詩人通過描寫他受傷后的情況,表達了對他遭遇的遺憾和無奈。
出處竟無禍,卷舒詎知蹤。
他的遭遇竟然沒有明顯的原因,他的命運變化莫測,無法預知。
詩意:詩人表達了對這個人物命運的無奈和不可預測性。
被獲空嘆麟,不制方為龍。
即使被捕獲,他也只是空嘆麟鳳之美,而不愿成為平凡的龍。
詩意:詩人通過比喻,表達了這個人物的高潔和不愿妥協的精神。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一個人物的形象和遭遇,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富貴的思考。詩人通過比喻和意象的運用,展現了對這個人物的敬佩和思念之情,同時也反思了富貴的虛幻和命運的無常。整首詩詞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展示了作者對人生和命運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