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汴上書事 / 作者:張耒 |
荒陂浮雁啄寒水,古木老烏啼夕陽。
酒市喧呼人醉余,叢祠歌舞歲豐穰。
黃花半落經寒雨,紅稻初堅得早霜。
倚岸老枯榆骨白,出林丹實柿肌黃。
空林啅起團驚鵲,槁葉悲啼有暗螀。
腰兔暮歸人臂隼,扣門問宿客擔囊。
貂裘西去沖寒早,澤國東歸寄夢長。
入洛自慚文價薄,卻憑山水助清狂。
|
|
汴上書事解釋: 《汴上書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冬日景象,以及作者對時光流轉和人事變遷的感慨。
荒陂上,浮雁在啄食寒冷的水面,古木上的老烏鴉在夕陽下啼叫。酒市上人們喧鬧,有些人已經醉倒,而叢祠中歌舞歡騰,象征著豐收的年景。黃花已經落了一半,經過寒雨的洗禮,紅稻初次堅實,早霜已經降臨。岸邊的老枯榆樹枝條蒼白,林中的柿子已經成熟,果肉呈現出鮮艷的橙紅色。
空曠的林中,一群驚鳥突然飛起,枯葉悲傷地飄落,仿佛有一種隱秘的哀傷。夕陽下,一只腰兔歸巢,人們敲門詢問住宿的客人是否帶著行囊。穿著貂裘的人向西方走去,迎著寒冷的早晨,而澤國的人們則東歸,寄托著長久的夢想。
作者自謙地說自己在洛陽城中的文學價值很低,但他卻憑借山水之間的靈感來助長自己的清狂之氣。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人事變遷的感慨,以及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同時,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詩詞更加生動有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