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泊舟都梁亭二首 / 作者:張耒 |
微春已動陳根綠,晴日初流大澤澌。
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
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
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
|
|
泊舟都梁亭二首解釋: 《泊舟都梁亭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微春已動陳根綠,
晴日初流大澤澌。
客路苦寒惟飲酒,
老年便暖屢添衣。
霜林背日梅遲拆,
冰渚知春雁早飛。
江上三年陳跡在,
年年穿竹折梅時。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冬日的景象,表達了詩人對歲月流轉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自身的境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漸老的思考。
賞析:
詩的開頭寫道“微春已動陳根綠”,描繪了初春時節微微的春意,以及新綠的陳根。接著,詩人描述了晴朗的日子中流動的大澤澌,形容了陽光下的江河景色。
接下來的兩句“客路苦寒惟飲酒,老年便暖屢添衣”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遭受寒冷的困苦,只能通過飲酒來取暖,以及年老后需要頻繁添衣的情景。這些描寫反映了詩人的生活境遇和對逆境的堅韌。
后面的兩句“霜林背日梅遲拆,冰渚知春雁早飛”描繪了冬日中的梅花和候鳥的遷徙,暗示了季節的變遷和生命的短暫。
最后兩句“江上三年陳跡在,年年穿竹折梅時”表達了詩人在江上行舟三年的痕跡,以及每年折梅時節的回憶。這些描寫體現了詩人對時光流逝和歲月變遷的感慨,以及對過去歲月的懷念。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詩人的境遇,表達了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漸老的思考,展現了詩人對逆境的堅韌和對過去歲月的懷念之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