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伊水 / 作者:張耒 |
雙崖若爭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夸水東,揮榜渡清瀉。
潺潺溪邊風,五月自瀟灑。
中流望南北,河漢自天下。
嗟予水鄉客,塵土困蹈藉。
江湖久懷歸,無地稅征駕。
臨流動長想,照影久悲咤。
滄洲倘有歸。
功業付高謝。
|
|
渡伊水解釋: 《渡伊水》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雙崖若爭妍,秀色日相射。
游人夸水東,揮榜渡清瀉。
潺潺溪邊風,五月自瀟灑。
中流望南北,河漢自天下。
嗟予水鄉客,塵土困蹈藉。
江湖久懷歸,無地稅征駕。
臨流動長想,照影久悲咤。
滄洲倘有歸,功業付高謝。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作者在渡過伊水時的心情和感受。詩中以自然景色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水鄉之美的贊美,同時也流露出對歸鄉的思念和對現實困境的感嘆。
賞析:
詩的開頭兩句“雙崖若爭妍,秀色日相射。”描繪了兩岸峰巒秀美的景色,形容了水鄉的壯麗景觀。接著,“游人夸水東,揮榜渡清瀉。”表達了游人們對東方水鄉的稱贊,以及作者揮舞著榜文渡過清澈的水流的場景。
接下來的幾句“潺潺溪邊風,五月自瀟灑。中流望南北,河漢自天下。”通過描寫溪邊的微風和作者在中流仰望南北的景象,展示了自然的宏偉和壯麗。
然而,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作者的心情轉變。作者自稱“水鄉客”,感嘆自己被塵土困擾,無法歸鄉,無法擺脫現實的困境。他懷念江湖的自由和歸鄉的渴望,但卻無法實現,因為他沒有地位和權力,無法免除稅收和征召。
最后兩句“臨流動長想,照影久悲咤。滄洲倘有歸,功業付高謝。”表達了作者在水邊長時間思考的情景,他對自己的現狀感到悲傷和無奈。他希望自己能夠回到滄洲,實現自己的抱負,但也意識到這可能只是一種遙不可及的幻想。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對個人命運的思考,展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無奈,同時也反映了宋代社會的現實困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