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事二首 / 作者:張耒 |
自古衣食勤,物生無時閑。
春耕望時雨,厚土常苦干。
舉頭呼天公,天遠安得聞。
幸此中夜雨,瀟瀟灑中田。
天人兩異情,相值良獨難。
水旱與豐年,由來皆偶然。
愚夫苦多怨,智士即而安。
我歌寧獨此,萬事一嗟嘆。
|
|
感事二首解釋: 《感事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自古以來,人們都知道衣食要勤勞努力,物產生長從來沒有閑暇的時候。春天期盼著雨水,厚土常常干旱艱辛。仰頭呼喚上天的神明,但天空遙遠,怎么能聽到呢?幸好在這個深夜下起了雨,淅淅瀝瀝地灑在田地上。天和人的情感是不同的,相互理解是很難的。水旱和豐收年份,都是偶然發生的。愚蠢的人常常抱怨很多,而智者則能安于現狀。我唱這首歌,不僅僅是為了自己,也為了萬事一起嘆息。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認為衣食之事需要勤勞努力,物產生長從來沒有閑暇的時候。他期盼春天的雨水,但土地常常干旱,農民們辛苦耕作。他仰望天空,但天空遙遠,神明聽不到他的呼喚。然而,在這個深夜,雨水灑在田地上,給人們帶來了希望。作者認為天和人的情感是不同的,相互理解是很難的。水旱和豐收年份都是偶然發生的,人們常常抱怨很多,但智者能夠安于現狀。作者通過這首詩詞表達了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以及對人們的勸誡。
賞析:
《感事二首》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對衣食勤勞、春耕望時雨、天人情感的對比,展現了生活的艱辛和不確定性。作者通過描繪深夜的雨水灑在田地上,表達了對希望的追求和對偶然事件的感激。詩詞中的愚夫和智士形象,呼應了人們在面對困境時的不同態度。整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生活的思考和感慨,給人以啟示和反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