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臘日四首 / 作者:張耒 |
今日何妍暖,青春亦不遲。
竹尋穿地筍,梅有犯寒枝。
云物晴無事,禽魚暖自私。
芳菲行滿眼,準擬報愁知。
|
|
臘日四首解釋: 《臘日四首》是宋代張耒創(chuàng)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今日何妍暖,
青春亦不遲。
竹尋穿地筍,
梅有犯寒枝。
云物晴無事,
禽魚暖自私。
芳菲行滿眼,
準擬報愁知。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臘月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溫暖春天的期待和對寒冷冬季的不滿。詩中通過描寫竹筍穿地而出、梅花頂風冒寒的形象,表達了生命力的頑強和對春天的渴望。詩人觀察到云彩和自然界的變化,認為它們并不受天氣的影響,而是自私地享受著溫暖。最后,詩人感嘆春天的美景充滿眼前,但自己卻無法擺脫憂愁。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臘月的景象,通過對自然界的觀察和感受,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渴望和對冬季的不滿。詩人通過對竹筍和梅花的描寫,展現(xiàn)了生命的頑強和對美好的追求。詩中的云彩和自然界的變化被賦予了人性化的特點,突顯了詩人對自然界的感受和對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的思考。最后,詩人以自己無法擺脫憂愁的心情作為結(jié)尾,給人以深思。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描繪了冬季的景象,表達了對春天的渴望和對冬季的不滿,同時也反映了詩人對自然界和人生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