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潘大臨蓮池二首 / 作者:張耒 |
避暑人人得自怡,坐曹最苦劇囚累。
江邊金石焦流日,堂上糟漿酷烈時。
一酌甘寒煩素綆,終朝揮拂倦蒲葵。
誰知顏巷簞瓢外,更有秋風菡萏池。
|
|
潘大臨蓮池二首解釋: 《潘大臨蓮池二首》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避暑人人得自怡,
坐曹最苦劇囚累。
江邊金石焦流日,
堂上糟漿酷烈時。
一酌甘寒煩素綆,
終朝揮拂倦蒲葵。
誰知顏巷簞瓢外,
更有秋風菡萏池。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夏日的景象。作者首先提到了避暑的人們都能自得其樂,享受清涼。然后,他描述了在官府中工作的人們最為辛苦,他們被困在辦公室中,無法享受夏日的清涼。接著,作者描繪了江邊的金石受到炎熱陽光的炙烤,以及官府中的糟漿釀造過程中的熱烈時刻。然后,他描述了自己在家中品嘗涼爽的飲料,一邊搖扇一邊感到疲倦。最后,作者提到了顏巷外的簞瓢,指的是一種簡樸的生活方式,而秋風菡萏池則象征著寧靜和美麗。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不同人們在夏日中的不同體驗的描繪,展現了社會階層的差異和生活的多樣性。作者通過對避暑和勞作的對比,表達了對自由和舒適生活的向往。他通過描繪江邊的景象和自己在家中的感受,展示了自然環境對人們情緒的影響。最后,作者通過顏巷簞瓢和秋風菡萏池的描繪,表達了對簡樸生活和自然之美的贊美。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生動地描繪了夏日的景象,給人以清涼和愉悅的感覺,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社會和生活的思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