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萬松亭有感 / 作者:張耒 |
犖確山行穿翠微,石云秋露濕秋衣。
朦朧小睡還成夢,諷詠新詩且療饑。
千里歸來人事改,四年辛苦舊容非。
只應亭下青云蓋,依舊蒼腰聳十圍。
|
|
萬松亭有感解釋: 《萬松亭有感》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犖確山行的情景。下面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萬松亭有感
犖確山行穿翠微,
石云秋露濕秋衣。
朦朧小睡還成夢,
諷詠新詩且療饑。
千里歸來人事改,
四年辛苦舊容非。
只應亭下青云蓋,
依舊蒼腰聳十圍。
譯文:
在犖確山行穿過翠微,
石云中秋的露水濕透了秋衣。
微睡中朦朧的夢境,
吟詠新詩也能滿足饑渴。
千里歸來,人事已有所改變,
四年的辛勞使我變得面目全非。
只有這萬松亭下的青云遮蔽,
依然高聳著蒼腰,矗立在十里之外。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行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
首先,詩中的犖確山和翠微描繪了山行的景色,給人以清新、寧靜的感覺。石云和秋露則表達了秋天的涼爽和濕潤,給人以自然的感受。
其次,詩中的朦朧小睡和成夢,以及諷詠新詩且療饑,表達了作者在山行中的愉悅和滿足感。這些描寫展示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和對詩歌創作的熱情。
最后,詩的結尾以亭下青云蓋和蒼腰聳十圍作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自己的堅持。亭下青云蓋象征著宏偉的志向和追求,蒼腰聳十圍則象征著作者的堅定和不屈。
總的來說,這首詩通過描繪山行的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的熱愛、對詩歌創作的熱情以及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未來的期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