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貽潘邠老: / 作者:張耒 |
有屋可以讀書,有竹可以忘憂。
采庭之菊香有余,烹園之蔬甘且柔。
賢哉二子,又復何求。
鬼不爾責,人不爾仇。
沽酒可飲,江魚可羞。
又安用列鼎食珍,佩印封侯。
我居柯西,相隔一里,可以杖履朝往而夕游。
必未厭我乞醯與借馬,但只恐勤君赤腳與露頭。
不然將吾顏子簞食瓢飲屢空之樂,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
|
|
貽潘邠老:解釋: 《貽潘邠老》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友誼的贊美。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有屋可以讀書,有竹可以忘憂。
采庭之菊香有余,烹園之蔬甘且柔。
賢哉二子,又復何求。
鬼不爾責,人不爾仇。
沽酒可飲,江魚可羞。
又安用列鼎食珍,佩印封侯。
我居柯西,相隔一里,可以杖履朝往而夕游。
必未厭我乞醯與借馬,但只恐勤君赤腳與露頭。
不然將吾顏子簞食瓢飲屢空之樂,又欲翻董生清明玉杯繁露之春秋。
這首詩詞的詩意是,作者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向往和對友誼的珍視。作者認為,擁有一間屋子可以讀書,有竹子可以忘卻憂愁。他欣賞庭院里菊花的香氣,品嘗園中蔬菜的甘美和柔軟。他稱贊他的朋友們是賢明的人,不會責怪他,也不會與他為敵。他說可以喝酒,可以享受江魚,但他不需要過于奢華的飲食和封侯的榮耀。他住在柯西,離朋友只有一里的距離,可以白天步行往來,晚上游玩。他擔心的只是朋友們辛勤勞作而赤腳露頭。否則,他愿意與朋友們一起分享簡樸的樂趣,也愿意與朋友們一起品嘗春秋時期董生清明時節的美酒。
這首詩詞賞析了簡樸生活的美好和友誼的珍貴。作者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朋友之間的情感,表達了對簡單而真實的生活的向往。他認為,真正的快樂和滿足來自于內心的寧靜和與朋友們的真誠交往,而不是物質的追求和功名利祿。整首詩詞流暢自然,用詞簡練,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給人以深思和共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