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出伏調潘十 / 作者:張耒 |
伏盡熱隨盡,古語常有憑。
淮南歲苦旱,秋暑郁方蒸。
老火熾而焰,弱金融未凝。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平生白羽扇,揮拂何功能。
蓬頭臥永晝,起冠汗沾纓。
柯山屢空子,貧病復相仍。
衡茅未可詣,作詩問寢興。
|
|
出伏調潘十解釋: 《出伏調潘十》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伏盡熱隨盡,古語常有憑。
夏天的炎熱即將結束,隨之而去的是炎熱的天氣。古人常說,事物的變化常常有一定的規律。
淮南歲苦旱,秋暑郁方蒸。
淮南地區多年來飽受干旱之苦,秋天的炎熱使人感到悶熱。
老火熾而焰,弱金融未凝。
火勢旺盛而熾熱,但金屬的熔化點還未達到。
火云大江沸,烈日群山赪。
火焰如云般燃燒,大江沸騰,烈日照耀下的群山呈現出紅色。
平生白羽扇,揮拂何功能。
我一生中所持的白羽扇,揮舞起來有何作用呢?
蓬頭臥永晝,起冠汗沾纓。
我頭發散亂地躺在床上,整日不起,頭上的帽子已被汗水浸濕。
柯山屢空子,貧病復相仍。
我多次徒勞地去柯山,但總是一無所獲,貧窮和疾病依然困擾著我。
衡茅未可詣,作詩問寢興。
我還未能到達衡茅,只能通過寫詩來詢問我的睡眠是否能夠得到安寧。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夏末秋初的炎熱和干旱,以及作者個人的困境和心境,表達了對自然和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同時,詩中也透露出作者對于詩歌創作的渴望和對于生活的追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