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登雙溪閣 / 作者:張耒 |
清溪浮天光,北騖而西折。
群山合沓來,斷作青玉玦。
中圍萬家邑,簫鼓樂芳節。
仲春卉木麗,紅綠晚明滅。
重樓壓城角,高眺俯木末。
川云斷還續,谷鳥鳴復歇。
興闌未能反,留酌待芳月。
|
|
登雙溪閣解釋: 《登雙溪閣》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清溪浮天光,北騖而西折。
在清澈的溪水中,天空的光芒倒映著。向北飛翔,然后向西轉折。
群山合沓來,斷作青玉玦。
群山連綿起伏,像一串斷裂的青玉珠子。
中圍萬家邑,簫鼓樂芳節。
中間是萬家繁華的城邑,簫鼓奏響,歡慶芳華的節日。
仲春卉木麗,紅綠晚明滅。
仲春時節,花草樹木美麗絢爛,紅色和綠色在黃昏時分閃爍。
重樓壓城角,高眺俯木末。
高樓壓在城角上,俯瞰著樹木的盡頭。
川云斷還續,谷鳥鳴復歇。
山川之間的云霧時斷時續,谷中的鳥兒時而鳴叫,時而停歇。
興闌未能反,留酌待芳月。
歡樂的時光未能持續,留下來繼續飲酒,等待美麗的月光。
這首詩詞以描繪自然景色為主題,通過對山川、溪水、花草的描繪,展現了春天的美麗和生機。詩人以細膩的筆觸描繪了清澈的溪水、連綿的群山和繁華的城邑,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贊美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如倒影、比喻等,使詩詞更加生動有趣。整首詩詞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繪細節和情感的交融,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美好景色的熱愛和向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