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渡洛游三鄉書所見 / 作者:張耒 |
重云蔽南山,遠見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與云雨隔。
西風來如奔,零亂云物拆。
驅除信果決,霶霈絕余滴。
收雷如歸師,蹄轍度南磧。
群峰涌地出,掀蕩無留碧。
暮投三鄉寺,落日在東壁。
鐘鳴高閣晚,野迥見歸翼。
還家晚川靜,秋月未生魄。
聊資覽物態,應用慰行役。
|
|
渡洛游三鄉書所見解釋: 《渡洛游三鄉書所見》是一首宋代的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描繪了作者游歷洛陽時的景色和感受。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重云蔽南山,遠見山雨白。
我行山之北,便與云雨隔。
西風來如奔,零亂云物拆。
驅除信果決,霶霈絕余滴。
收雷如歸師,蹄轍度南磧。
群峰涌地出,掀蕩無留碧。
暮投三鄉寺,落日在東壁。
鐘鳴高閣晚,野迥見歸翼。
還家晚川靜,秋月未生魄。
聊資覽物態,應用慰行役。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洛陽為背景,描繪了作者在旅途中所見所感。詩的開頭,作者描述了濃密的云霧遮蔽了南山,遠處的山雨使得山巒顯得蒼白。作者行走在北山之間,與云雨隔絕開來。西風猛然而至,將云霧吹散,云物紛亂,猶如被撕裂開來。作者驅散了心中的猶豫和遲疑,果斷地前行,雨水也停止了。雷聲歸于平靜,蹄轍越過南方的沙漠。群山涌現,掀起了一片碧波。傍晚時分,作者來到了三鄉寺,夕陽照在東壁上。鐘聲在高閣中響起,野外的鳥群歸巢。回家的路上,川流平靜,秋天的月亮還未升起。作者在這個時刻欣賞著周圍的景物,以此慰藉自己的行旅之勞。
這首詩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作者的旅途經歷和感受。通過描繪自然景色的變化和心境的轉變,表達了作者對旅途的堅定和對歸家的期盼。整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通過描寫云雨、風雷、山巒等元素,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歸家的渴望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整體而言,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心情和對歸家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