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葺西齋 / 作者:張耒 |
川舟真有待,勿嘆滯塘坳。
自古荊榛地,豈容鸞鳳巢。
君才宜柱石,我志老衡茅。
從此延風月,新詩與細嘲。
|
|
和葺西齋解釋: 《和葺西齋》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表達了對自然景觀和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川舟真有待,勿嘆滯塘坳。
自古荊榛地,豈容鸞鳳巢。
君才宜柱石,我志老衡茅。
從此延風月,新詩與細嘲。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觀為背景,通過對川舟和滯塘坳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生活中困境和阻礙的思考。作者認為川舟真正需要等待的是水位的上升,而不是對滯塘坳的嘆息。這里的川舟可以被視為人生中的個體,滯塘坳則象征著困境和挫折。
接下來,詩詞轉向了自然環境的描述。作者提到自古以來,荊榛地都是荒涼之地,不適合鸞鳳這樣高貴的鳥類筑巢。這里的荊榛地可以被視為人生中的困苦和艱難之處,而鸞鳳則象征著高尚和優雅。
在最后兩句中,作者表達了對君才和自己志向的思考。君才宜柱石,意味著有才華的人應該在重要的位置上發揮作用,而作者則表示自己志向追求的是簡樸和寧靜的生活。從此延風月,新詩與細嘲,表明作者將繼續追求自己的理想,并創作出新的詩歌作品,同時也會對社會現象進行批評和嘲諷。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表達了對生活中困境和挫折的思考,同時也展示了作者對理想和追求的堅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