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應之盛夏 / 作者:張耒 |
驅馬畏炎暑,杜門常鮮歡。
吳綃朝扇薄,越布夜衾單。
飲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殘。
二年薇與蕨,實厭野人餐。
|
|
和應之盛夏解釋: 《和應之盛夏》是一首宋代詩詞,作者是張耒。這首詩詞描繪了盛夏時節的景象和人們的生活狀態。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驅馬畏炎暑,杜門常鮮歡。
吳綃朝扇薄,越布夜衾單。
飲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殘。
二年薇與蕨,實厭野人餐。
這首詩詞通過對夏季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炎熱天氣的厭惡和對清涼的向往。首句“驅馬畏炎暑,杜門常鮮歡”表達了作者對酷熱天氣的畏懼,他常常待在家中,享受清涼和歡樂。接下來的兩句“吳綃朝扇薄,越布夜衾單”描繪了夏季的衣物輕薄,夜晚的被褥單薄,暗示了夏季的炎熱和不舒適。
下半部分的兩句“飲沼山禽渴,沾泥雨果殘”描繪了夏季的干旱和雨水的稀少,人們渴望水源和雨水的滋潤。最后兩句“二年薇與蕨,實厭野人餐”則表達了作者對于野菜的厭倦,暗示了他對于豐盛美味的渴望。
整首詩詞通過對夏季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炎熱天氣的厭惡和對清涼、豐盛的向往。同時,也反映了宋代人們在夏季的生活狀態和對自然環境的感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