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將離柯山十月二十七日 / 作者:張耒 |
去此定有期,逝將泛扁舟。
千里須聚糧,尚復少遲留。
雖有隸囚籍,聊喜脫遐陬。
問我行何之,岱宗古東州。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西窗兩芭蕉,誰見春萌抽。
園梅粲已發,門掩懶重游。
今晨一長嘆,離思浩難收。
|
|
將離柯山十月二十七日解釋: 《將離柯山十月二十七日》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去此定有期,逝將泛扁舟。
離開這里,必定有一個約定的時間,離別之際將乘坐小船漂泊。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思考和感嘆。詩人明確表示離別是暫時的,離開的人將會有一個確定的歸期。他用“逝將泛扁舟”來形容離別的情景,暗示著離別的不舍和無奈。
千里須聚糧,尚復少遲留。
千里之行需要準備足夠的糧食,但也不宜拖延太久。
詩人提醒離行者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特別是要帶足夠的糧食。雖然離別不可避免,但也不宜拖延時間,應盡快啟程。
雖有隸囚籍,聊喜脫遐陬。
即使有束縛和限制,也能稍微欣慰地擺脫困境。
詩人可能暗指自己身處囚禁之中,但他依然能夠從中找到一絲解脫和欣慰。這種心態表現了詩人堅強樂觀的一面。
問我行何之,岱宗古東州。
有人問我將去何處,我將去東州的岱宗。
詩人回答詢問者,他將前往東州的岱宗。岱宗是山東的一個地名,也是古代文人墨客向往的地方,象征著追求理想和追尋自由的精神。
念我所居堂,蓬茅委荒丘。
想起我居住的房屋,茅草已經荒廢在荒丘上。
詩人思念自己曾經居住的房屋,但現在已經被時間和荒廢所侵蝕。這種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過去的懷念和對離別的感傷。
西窗兩芭蕉,誰見春萌抽。
西窗下有兩株芭蕉,誰能看到春天的新芽抽出。
詩人通過描繪窗外的芭蕉,表達了對春天的期待和對生機的渴望。他希望有人能夠目睹春天的到來,看到新生的希望。
園梅粲已發,門掩懶重游。
園中的梅花已經盛開,門戶緊閉,懶得再次游覽。
詩人描述園中的梅花已經盛開,但他卻不愿再次游覽,可能是因為離別的情緒使他失去了對美景的興趣。
今晨一長嘆,離思浩難收。
今天早晨發出一聲長嘆,離別的思念難以抑制。
詩人在離別之際發出長嘆,表達了內心深處的離別之痛和思念之情。他感嘆離別的思念無法控制,難以平息。
這首詩詞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離別的情景和表達詩人的內心感受,展現了離別的無奈和思念之情。詩人以簡潔而深刻的語言,表達了對離別的思考和對未來的期待,同時也展示了他堅強樂觀的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