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恩除奉常有感 / 作者:張耒 |
平生秉周禮,投老奉龍旗。
斥逐遇不死,歸來敢恨遲。
門闌走賓客,行李飭妻兒。
又踏長安道,多慚鬢有絲。
|
|
蒙恩除奉常有感解釋: 《蒙恩除奉常有感》是宋代張耒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平生秉周禮,
投老奉龍旗。
斥逐遇不死,
歸來敢恨遲。
門闌走賓客,
行李飭妻兒。
又踏長安道,
多慚鬢有絲。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平凡生活的感慨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作者自稱秉持著周禮的原則,投身于為國家效力的事業中。他經歷了被驅逐的困境,但并沒有放棄,最終回到了故鄉。他感慨自己在賓客來往、家庭瑣事中度過了大半生,又一次踏上了回到長安的旅途。他對自己的鬢發有了絲絲白發,感到慚愧。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和思考。首句“平生秉周禮”,表明作者一直秉持著周禮的原則,以忠誠為國家效力。接著,他提到自己投身于為國家服務的事業中,用“投老奉龍旗”來形容自己的忠誠。然而,他也經歷了被驅逐的困境,但他并沒有放棄,最終回到了故鄉。這表達了作者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對家國的深情。
詩中的“門闌走賓客,行李飭妻兒”描繪了作者在家庭生活中的瑣事,表達了他對平凡生活的感慨。最后兩句“又踏長安道,多慚鬢有絲”,表達了作者再次踏上回到長安的旅途,同時也感嘆自己的鬢發已有絲絲白發,暗示了時光的流逝和歲月的變遷。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自己平凡生活的思考和感慨,同時也展現了他對家國的忠誠和對時光流逝的深刻感受。 |
|